西汉初期黄老道家与儒家学说的兴衰沉浮

作者:张盟盟 字数:3061

摘 要:西汉初期是汉朝统治思想更换的重要时期,实现了从法家到道家再到儒家的转变。西汉前期黄老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论争,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过程中统治者们努力寻找合适的治国思想。西汉前期黄老道家思想的兴盛、衰弱与儒家思想的兴起,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关键词:西汉前期;黄老之学;儒学

一、黄老道家思想的确立与盛行

秦始皇以法家刑名法术“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四海养”,并未采用吕不韦等人所提出的黄老之术,这种苛政刑罚虽然在乱世混战之时帮助秦始皇实现了大一统,但在治理天下之时却忽略了百姓“安其性命”的迫切愿望,于是导致秦朝很快就灭亡了。因此,汉初统治者们总结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在统治思想上呈现出以黄帝之学为线索综合各家之言,以“天道”与“人道”的贯通为基础,兼顾自然社会与个人生存的思想倾向。这种黄老道家思想在秦亡之后逐渐成为汉初统治者的思想共识,在刘邦、曹参、窦太后等人的支持下,逐渐成为汉初的主流政治思想。

从汉高祖刘邦开始,黄老之术就开始获得汉初统治者的偏爱,史料中的记载也十分丰富。同时为汉高祖夺取天下出谋划策的张良和陈平也是黄老道家的忠实信徒。在与项羽征战的过程中,主要是这两人运用“以进为退,以柔弱胜刚强”的黄老之术,使刘邦夺得天下。

如果说曹参入相之前,统治者已经接受并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了无为而治,那么曹参入相之后,无为而治已经成为西汉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基本国策。大约在汉高祖五年,曹参被任命为齐相。曹参相齐时“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之后的惠帝、吕后、文帝、景帝也都继续奉行无为而治的管理之道,加之窦太后以母后身份施加的影响,汉初的无为而治一直持续到窦太后去世,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时。

二、汉初黄老道家思想的衰落与儒家思想的兴起

黄老道家思想虽然在西汉建立之初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促进了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但是随着西汉社会各方面的日益强盛,它的弊端也开始显现,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其结果是,中央集权与诸侯王割据势力之间、豪强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趋表面化;加重了对农民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引起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激化。面对这种“不适应”,汉初的统治者开始寻求一种新的治国思想来代替渐渐过时的黄老思想,于是儒家思想就应运而起了。其实,儒家思想在汉初一直存在,并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不是黄老思想一统天下。而且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黄老道家与儒家思想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大约在文帝十一年前后,汉文帝开始放弃黄老无为的思想,奉行儒家积极有为的思想。汉文帝之所以改弦更张,一方面与实行无为而治产生的种种恶果分不开,另一方面也与贾谊等人的劝谏有密切的关系。贾谊是一位重要的儒家思想家,他曾上疏文帝,尖锐地批评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景帝时,在一定程度上也继续奉行儒家积极有为的思想政策,而且景帝还曾让卫绾任太子少傅,教太子学习儒家的思想。另外,景帝时期还发生了著名的儒道论争:崇尚刑名之学的黄生:“汤武非受命,乃弑也。”作为儒家代表的辕固生则坚决予以否定。两人展开了激烈的争辩,由此可见当时关于采用什么样的统治思想已经出现了分歧。

虽然,西汉前期以黄老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但儒家的许多思想也被统治者运用到治国之中,比如省刑罚,轻徭薄赋等政策,并收到了预期的功效。因此,在多重因素的促使下,儒家思想逐步走到台前,最终将黄老思想取而代之。

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建元元年前年,年仅十七岁的汉武帝刘彻即位。即位之后,他就立即下颁诏书,“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还任用“俱好儒术”的窦婴为丞相,田为太尉,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主持政府的要害部门。又派人束帛加璧,安车驷马迎接著名儒生申培公入朝。武帝所采取的这些措施实质上就是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建议“请毋奏事东宫”。这引起了窦太后的强烈不满,结果,窦太后下令逮捕了赵绾等人,令其自裁,将窦婴、田免职,申公被送回家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活动暂时受挫,但这丝毫未能动摇这位年轻皇帝的决心。在建元五年,汉武帝下令置五经博士,与“素好黄老,非薄五经”的窦太后对着干。建元六年,窦太后去世,汉武帝重新启用武安侯田为丞相。“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此终于得以顺利实现,儒家思想也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统治思想。

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汉武帝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变革。政治上,推行“推恩令”等措施,逐渐消除了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经济上,统一货币,实行盐铁专卖等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增加了国库收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思想文化上,推崇儒家思想,孔子及其弟子们不懈努力的思想体系从此被确立起来,这也标志着儒家思想正式成为汉朝统治的思想支柱。由此可见,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政权,稳定封建秩序,巩固统一国家的需要。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汉武帝时得以最终确立。总之,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儒家思想,成为汉武帝时期的治国方略,且为后世统治者所效仿,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四、思考与评价

西汉建立之初,人们刚刚经历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战乱,社会满目疮痍,汉初统治者就顺应民意,采用了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作为治国方针,与民休息,使汉初的经济获得复苏与发展,社会稳定,百姓也得以安居乐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给社会也带来了诸多矛盾,这种统治思想逐渐不适应统治者的治国需要。因此,汉武帝时大胆启用儒家思想,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文帝、景帝所奉行的儒学,武帝所独尊的儒术,已经不是先秦时期的原始儒学,而是经过改造的儒学。这种儒学吸收了法家、阴阳家和道家等各派学说的思想,使其思想更加丰富。这种新儒学所宣扬的封建等级、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和忠孝思想有助于维护君主的权威,并且它所强调的积极有为、德刑兼备思想也有助于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总的来说,儒学确实是一种比较完备的政治学说,以儒学作为统治思想应该是封建时代统治者的积极、明智的

选择。

参考文献

[1] 江荣海.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 栾保群,封亚雄.“霸王道杂之”与汉初的儒道之争[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7,(5).

[4] 鲍新山.西汉前期黄老思想与儒家学说的兴衰沉浮[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4).

[5] 陈金花.论西汉前期统治思想的变化及其原因[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7).

[6] 沈梅.武帝之前汉朝的儒家思想及其地位[J].经济师论坛.2010,(6).

[7] 喻博文.西汉初期黄老派和儒法派的斗争[J].史学月刊.1965,(6).

[8] 商国君.西汉前期儒家思想论述—黄老思想和儒家思想的盛衰兴替[J].陕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999,(3).

[9] 李斯娜.浅谈汉代统治思想由道及儒的转变[J]. 黑龙江史志.2009,16).

相关文档:
浅谈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
论多媒体环境下的数学教学
浅析信息化时代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
浅谈色调和四步练习
浅谈初中英语五步教学法
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几种措施分析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谈县级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
浅析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课堂”模式的可
机关档案的规范管理及档案信息的有效利用问题
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与脱毒技术
浅谈壁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浅谈新语境背景下的电视新闻
举直错诸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