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盈利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金梦 字数:3110


  摘要:本文对我国的非营利组织进行研究。非盈利组织是指一切既不属于政府公共部门又不属于以营利为目的的所有社会组织。我国的非盈利组织从建国至今,不断发展壮大。本文介绍了非盈利组织的特征、种类及发展现状。但是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其发展模式仍遵循着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被动式发展模式。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关键词:非盈利组织;特征;现状;问题
  一、非盈利组织简介
  非营利组织(Non -Profit Organization 简称:NPO)作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现象,是在20 世纪60年代以后才受到学者们关注的,国内外学者对非盈利组织的观察角度不同,因此也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本文认为非盈利组织是以服务公众为宗旨,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志愿性和自治性的正式组织。
  现代社会的组织结构, 大致分为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三大类。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具有六个基本特征:一是“正规性”,即非营利组织成员具有正式注册的合法身份;二是“民间性”,即非营利组织应从组织和机构上与政府分离;三是“非营利性”,即不得为其拥有者谋求利润;四是“自治性”,即非营利组织要控制自己的活动;五是“志愿性”, 即在非营利组织的活动和管理中均有显著的志愿参与成分;六是“公益性”,即非营利组织要服务于某些公共目的和为公众奉献。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包括六种类型: 一是社会团体, 指中国公民根据自愿组成, 为实现成员共同愿望, 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组织, 包括各种慈善会、基金会、学会、协会、联合会、研究会等; 二是民办非企业单位, 指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兴办的, 从事营利性的学校、医院、福利院、研究所、文化中心等;三是事业单位, 指由国家兴办的非营利组织, 包括国家办的学校、医院、研究所、文化艺术团体、新闻机构等;四是单位内部的社会团体, 指在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内部经本单位批准成立、在本单位内部活动的社会团体;五是特殊法人团体, 指在法律形态和管理体制上具有特殊性的社会团体, 如共青团、工会、妇联、工商联、科协等组织;六是以企业法人形式存在的非营利组织, 指以工商注册的方式获得法人资格,但从事非营利性活动的组织。
  二、我国非盈利组织的发展概况
  建国以来,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主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始发展阶段,出于政治吸纳的需要, 建立了青联、妇联、工商联等大型的人民团体和学术性、文艺性社团;第二阶段为停滞期,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已成立的多数社团被迫停止活动,并且在此期间没有成立新的社团;第三阶段为恢复发展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为了满足社会需要,社会团体大量涌现,特别是行业协会、基金会发展非常迅速;第四阶段为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我国非营利组织有了实质性变化,在社会经济及政治发展中扮演了新的角色。截至2003年,全国共登记社会团体14. 2万个,比上年增长6. 8%。其中:全国性及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活动的社团1 736 个,比上年增加49个;省级及省内跨地(市)域活动的社团21 030 个,比上年增加961个;地级及县以上活动的社团48 731个,比上年减少3 655 个;外国商会15个。全国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各种民办非企业单位共有12. 4 万个,比上年增加11. 7%,其业务范围涉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各个领域。
  尽管我国非营利组织在不断发展和壮大,在服务社会、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发展仍然不够成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根据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种发展路径。其中自上而下的非营利组织也称为官方非营利组织,是由政府部门或是政府所属的部门设立或是与政府部门有密切关系的非营利组织,是政府职能的辅助性延伸,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自下而上的非营利组织,也称民间草根组织,主要是指由民间发起的以维护成员利益或社会公益为目的的民间社团组织,如北京的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从非营利组织本身的含义和国外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实践来看,来自于民间的非营利组织才是公民社会所提倡的,是与政府和市场共同致力于社会健康发展的社会力量。但由于我国正处于由政府选择向社会选择的转型时期,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受到历史文化及现实行政、法制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由自上而下的官方、半官方的占主导,形成了强政府弱社会的发展局面。
  三、我国非盈利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严格控制型的登记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登记管理采取“一体制三原则”的做法, 即双重管理体制、分级管理原则、非竞争性原则和限制分支原则。这种制度存在较大缺陷,成了我国非盈利组织发展的瓶颈。这种制度导致同行业的不公平竞争,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非营利组织的成立和发展。一方面, 由于民政部门登记时的双重管理体制, 且登记程序繁琐复杂, 因此,导致许多非营利组织选择以企业法人身份到工商部门进行登记注册, 这种方式虽然没有太多的监管部门, 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但是以企业法人的身份进行登记注册使得非营利组织在性质上发生了变化, 因而失去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资格, 同时在接受捐款时也会遇到许多麻烦;另一方面, 严格的登记条件使得许多非营利组织无法获得合法的登记身份, 从而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也没有相应的部门对其进行监管, 时间一久,难免出现组织内部管理混乱, 资金挪用严重等恶劣现象,从而造成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不信任, 这种不信任使政府采取更为严格的登记管理制度, 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二) 税收制度的不健全
  非营利组织获得合法登记身份后, 其最主要的任务便是募集和保持一定规模的资源以维持其开展各活动。由于非营利组织是非营利性且自治性的社会组织, 它既没有政府强制性的财政税收, 也没有企业的营利收入,因此经费不足成为非营利组织相当普遍和非常严峻的问题。此外, 由于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补贴, 因此政府的支持力度关系到非营利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资助分为直接资助和间接资助。直接资助是政府拨出部分税收收入用于资助非营利组织, 而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分化出来以获取民间资源的一个途径, 而不是接受政府资助、受政府委托去实施某些项目的解决措施。因此, 政府通过从税收中拨款给非营利组织的直接资助就微乎其微。
  (三)监督体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非营利组织由于受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部门的双重管理,因而,相应地也受这两个部门的双重监督。我国的非营利组织每年都受上述两个部门的检查, 同时由于非营利组织的合法地位受这两个部门的控制, 且运作所需的大部分资源依靠政府的资助, 这使得监督部门与被监督组织之间存在一种控制与依赖的关系。非营利组织为了维持自己已得的合法地位和稳定的资金来源, 通常曲意去迎合监督机构的需求, 导致非营利组织提供的信息失真, 监督不力。
  参考文献
  [1] 吕江平.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 改革论坛,2005,(4):157-158.
  [2] 温来成. 非营利组织税收制度改革趋势分析[J]. 税务研究,2004,(12):14-16.
  [3] 唐 斌. 中国非营利组织研究的新进展[ J] . 南京社会科学学报, 2005, ( 7) : 70- 76.
  [4] 王名. 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浅谈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
论多媒体环境下的数学教学
浅析信息化时代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
浅谈色调和四步练习
浅谈初中英语五步教学法
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几种措施分析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谈县级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
浅析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课堂”模式的可
机关档案的规范管理及档案信息的有效利用问题
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与脱毒技术
浅谈壁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浅谈新语境背景下的电视新闻
举直错诸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