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民族音乐教育之我见

作者:陈文丽 字数:4325


  摘要:我国的音乐教育正在被普遍关注,民族音乐教育是中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中学生民族音乐教育,既可以丰富学生民族文化知识又可以拓展学生文化视野。但是现阶段民族音乐受到流行音乐的充斥,民族音乐教育重视度不够,本文就此提出一些肤浅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中学;民族音乐;教育;措施
  今天的中国正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音乐教育也日益提高到较为重要的位置,音乐教学的整体改革势在必行。国际著名学者、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认为:“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使一个民族能最深层地感受自己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民族音乐集中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多彩的形式、淳朴的风格、无穷的意趣,反映着人民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中国的民族音乐规模庞大、数量丰富,我们56个民族拥有数以万计的色彩独特的民歌,它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还有品种繁多的民间歌舞、民族器乐、曲艺及戏曲种类,都具有鲜明的音乐风格。但是近年来,流行音乐,尤其是爱情歌曲充耳可闻,民族音乐教育受到冲击,其作用受到忽视。
  一、寻求根源,审视民族音乐教育。
  首先,从中学生的审美心理出发。初中阶段又称为青春期和少年期,这个阶段他们的思维发展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思维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其思想偏激和极端,不能全面和辨证地分析解决问题,而是抓住一点而不计其余。这种思想的片面性,首先反映在他们对人和事的态度上,狂热的明星崇拜就是出现在这个年龄阶段,少男少女们常搜集大量的他们所崇拜的明星照片,甚至在发型、服装、姿态及言行举止上都去竭力模仿某位明星,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①
  其次,应试教育长期不重视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成绩不去评估,甚至无评估方案,一些学校音乐课可有可无、形同虚设,音乐课的教学情况无人管理、无人监督、无人审查;音乐教学科研重视不足,不少音乐教师至今还沿用着五、六十年代的音乐教学法,教学观念陈旧;广播、电视、唱片公司等社会意识的发展,流行音乐的传播成了重头戏,从而降低了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力度。致使我们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追星族与歌迷越来越多,而民族音乐的爱好者却越来越少。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价值其中就体现在文化的传承价值上:“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通过学习中华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宏扬民族音乐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同样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
  民族音乐是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是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在音乐领域的积淀,它体现着本民族的民俗、民风、民情,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了解、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音乐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质,开创民族音乐文化繁荣的新局面,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一,让学生领略中国传统音乐之美,了解华夏优秀文化之伟大和丰富,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第二,用民族音乐陶冶学生的性情,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步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民族心理素质,继承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遗产。第三,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音乐,让我们的下一代参与到民族音乐的传承、创造和发展中来,让传统音乐形式与新时代特征相结合,让我国的民族音乐走向世界。
  二、采取措施,加强民族音乐教育。
  1、树立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自豪感。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音乐丰富多彩,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特点迥然不同,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风俗、自然环境,尤其表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北方民歌高亢、嘹亮、奔放、豪迈,南方民歌婉转、秀丽、细腻、柔美,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体味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地域色彩。各地区各民族的音乐都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它体现着本民族特有的审美习惯,包含着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以及民族思想,无疑是对学生进行民族历史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体味人生、接受本民族的精神旗帜和神韵、强化民族意识的重要教材。
  越具有民族性越具有世界性。近年来中国音乐走向世界乐坛,宋祖英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的成功演出,使外国人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崇拜达到了极高的程度。《茉莉花》作为典型的中国民歌,18世纪末叶,曾被传到欧洲、南美洲等地并广为流传。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还将它用于歌剧《图兰朵》中女生合唱的素材。世界三大男高音在京城的独唱音乐会及多民戈在上海的个人音乐会上分别深情地演绎了《康定情歌》。经典的中国民歌不但受到中国人的喜爱,而且受到世界音乐人士的青睐。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为我们的民族音乐走向世界,为民族音乐在世界乐坛上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自豪的感情。
  2、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体验能力。
  中华民族独特的和灿烂的音乐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音乐表现手法,以线状为主的音乐思维方式,以五声为骨干的调式音列结构,均衡对称的曲式结构原则、均匀平衡的节奏安排,简繁相适、动静相衬的音乐表述方法,与文学、语言、舞蹈、戏剧、造型等姊妹艺术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讲究的是横向的旋律美,着意于用旋律塑造意境,强调音乐作品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体验民族音乐所塑造的意境,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让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令学生陶醉,使学生乐在其中。
  民族音乐的欣赏应本着以主观体验为主,增强学生的感性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民族音乐的美,领悟民族音乐的妙,体验民族音乐的情,感受民族音乐的真的原则,吸收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和艺术神韵。体验—领悟—理解—再体验—再领悟—再理解使学生真正感受民族音乐之博大精深。在欣赏的过程中,不要拘泥于乐曲结构、旋律发展手法等内容的分析讲解,以学生自我感受为基础,启发学生展开形象的翅膀,令学生将民乐与自我的情感认识不断协调起来,使民乐的欣赏成为学生情感体验的活动,在此活动中令学生自我振奋、自我感动。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怀着由衷的喜悦去吸收民族音乐的营养,民乐的欣赏才有可能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教师有意识地选择欣赏曲目,做到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地对学生实施教育。乡土教材的挖掘和利用,可使学生从自己生活的区域中、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获得民乐的素材,更加愉悦地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
  3、“原汁原味”与多种唱法相结合——民歌新唱。
  由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音响制品如春笋般涌向市场,这为我们学习音乐提供了许多方便。同样的一首民歌,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版本,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歌在音乐方面有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近年来,从中央电视台的文艺节目到各地文艺台,多种多样的声乐、器乐组合如“黑鸭子演唱组”、“女子十二乐坊”等分别演绎了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与此同时,改良民歌、包装民歌,用摇滚、交响乐等现代音乐元素来激活民歌。斯琴格日勒曾用摇滚的方式演唱了《山歌好比春江水》,周华建用通俗唱法演唱了《大地飞歌》等等。
  
  4、流行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合理应用。
  现行的中学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占有很大程度,但是同时也增加了几首经典的流行歌曲。在初中一年级音乐教材中就增加了《七子之歌—澳门》,《东方之珠》,经典电影主题音乐《我心永恒》等;初中二年级音乐教材中也增加了《让世界充满爱》,《唱脸谱》和《中国功夫》等。美国音乐教育工作者不同程度的采用了流行音乐。一些教师不愿教占据了学生课余时间的流行音乐;另一些教师则毫无保留地接受流行音乐,他们的态度是:必须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他们认为如果可以加深和扩展学生对某种音乐的知识和欣赏能力,没有必要再把其他类型的音乐介绍到课程中来。大多数教师是在这两种极端之间,他们承认,流行音乐作为众多的音乐种类之一,应该被纳入课程②。所以根据我国的国情,一些主题思想健康、积极向上的流行音乐,也可以纳入现阶段的中学音乐教材中来。音乐也要提倡百花齐放,不拘一格。任何一种音乐形式都有其独到之处,比如流行音乐贴近生活、容易抒发情感,这些特点就是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对其钟爱的原因,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由此可见,对于广大音乐教师而言,首先自己要正确认识流行音乐,然后才能引导好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流行音乐。
  5、创建民族音乐教育的良好氛围。
  学校可利用广播、报刊等各种宣传手段宣传民族音乐,传播民族音乐的知识,组织民族音乐知识讲座,民乐学习兴趣小组,组织民族乐队,举办民歌、民族音乐演唱、演奏比赛活动,组织学生下乡采风,广泛收集本地区、本民族的民歌。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兴趣、传授音乐知识,提高民族音乐的演唱、演奏能力,真正实现民族音乐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质。
  6、提高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素养。
  教师应该本身热爱民乐、熟悉民乐,即具有一定的民族音乐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的实施民族音乐的实际能力,还充满强烈的对民族音乐教育的热情和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现阶段的中学民族音乐教育的正常进行,促进民族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提高本民族的音乐素质。
  结束语:
  中国的民族音乐正走向世界音乐舞台,创造着一次次辉煌的业绩,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光芒照遍世界各地,喜欢中国民族音乐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当年齐尔品来到中国,与中国民族音乐结下了世纪缘,因此改掉了自己的名字。现在美国人用英语来演绎中国京剧,甚至成立以专门研究中国民族音乐为己任的机构。其实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都流淌着我们本民族的音乐成分,因此在我们的后代中实施民族音乐教育是不难做到的。加强中学民族音乐教育,使中学生正视我国的民族音乐,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发展音乐教育,这是我们音乐教育的一条灿烂的光辉大道,这对于我们每个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注释:
  ①参见林崇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发展心理学》
  ②参见文化艺术出版社迈克尔.L.马克著《当代音乐教育》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当代音乐教育》迈克尔.L.马克文化艺术出版社
  [3]《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4]《中国音乐教育》 20045
  [5]《湘江歌声》20037
相关文档:
浅谈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
论多媒体环境下的数学教学
浅析信息化时代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
浅谈色调和四步练习
浅谈初中英语五步教学法
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几种措施分析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谈县级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
浅析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课堂”模式的可
机关档案的规范管理及档案信息的有效利用问题
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与脱毒技术
浅谈壁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浅谈新语境背景下的电视新闻
举直错诸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