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琅琊书院考

作者:刘芳 字数:2312


  摘要:书院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教育和学术研究机构,它与官学、私学等一起构成中国古代教育的主体。古代临沂虽相对比较落后,但历代学人和地方官员也设立了一系列书院,配合着县学、府学,对当时临沂文化、教育的发展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不管是早期的琅琊书院,还是现在的琅琊书院,一直继承着以“书”为核心的思想,继续发挥着它的教书、读书的作用。
  关键词:临沂;琅琊书院;考
  临沂古称琅琊,历史文化悠久。琅琊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时任沂州知府的李希贤(公元1753年至公元1763年任沂州知府)率七属(临沂、费县、郯城、莒县、沂水、蒙阴、日照)集资捐款,在王右军(王羲之)废祠附近修建的。乾隆年间,正是全国各大书院处在全面大发展的时期,临沂七属的学子们云集于此围绕“书”开展藏书、教书、修书、著书、刻书、读书等活动。李希贤上任不久,就提倡修建了黉宫(学校),创立了考院(也叫考棚),现在的“考棚街”就因此而得名。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当时的沂州知府熊遇泰,又扩建了书院,广泛招收学生,并且经常考查学生课业,给予学生优厚的津贴。
  琅琊书院最早建于右军祠内,据《临沂县志》记载,“民国十八年,将僧王庙、广生宫、右军祠琅琊书院、普照寺南至城墙根空地以及洗砚池一带官地,呈奉教育厅,作为新校址。原址为第一院,僧王庙、广生宫为第二院,右军祠琅琊书院为第三院,普照寺为第四院。”。据《集柳碑》记载:“诸王南迁,舍宅为寺。东有晒书台,南有泽笔池,一曰洗砚池,皆其遗迹。”以上史料证实了现在琅琊书院的所处位置是有历史渊源的。
  琅琊书院属官办性质,鼎盛时期,许多名人前来讲学,像清代书法家何焯、文字学家尹寿彭,滨州著名学者游百川及历任知府李希贤、熊遇泰、花咏春等常来书院讲学课士,琅琊书院成为临沂学术教育中心,成为沂州府培养、选拔人才的主要机构。书院内的学子大都是在七属中经考试严格选拔出来的优秀者,最多时达几百人,从琅琊书院培养出了大批的名人。
  由于琅琊书院受官方大力携持,后勤有保障,办学经费比较充裕。沂州府拨划学田4处(近800亩)供书院收租收息以付学费,主要支付院长、师长(由院长聘)、管理人员(称首士)等的薪资,还承担学生饮食、赶考等的费用,也承担着春秋两季祭祀先贤的活动费用。尽管如此,琅琊书院学款年年有余,并能帮助府学、部分县学解决费用不足的问题,由此足见琅琊书院当时的气派。
  书院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教育和学术研究机构,它与官学、私学等一起构成中国古代教育的主体。一个地区书院数量的多少,规模的大小往往标志着该地区教育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古代临沂虽相对比较落后,但历代学人和地方官员也设立了一系列书院,配合着县学、府学,对当时临沂文化、教育的发展起到过积极的作用。
  琅琊书院兼有考课式、宣讲式两种功能,古代临沂这种书院较少,更多的是私人、名人创办的书院和纪念祭祀式书院。据笔者统计,古代临沂地区书院主要有21处,诸如琅琊书院(临沂城内)、荀子书院(苍山)、诸葛书院(沂南)、思圣书院(费县)、蒙阴东山书院(蒙阴)、费县东山书院(费县)、闵公书院(沂水)等。其中,琅琊书院是突出的代表,规模最大,影响深远。
  清朝末期科举制度被废除,琅琊书院几经变迁。据《临沂县志》记载,先是1901年被改为“沂郡校士馆”,学习课程增加了一些西学的内容。1902年又改为临沂县立第一小学,辛亥革命后改为工业、职业学校,30年代并入山东省立第三乡村师范。光绪二十九年二月,临沂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成立。该校校址在城内赵宅,后移琅琊书院,民国四年改为乙种工业学校。 省立临沂中学,清光绪二十九年四月成立,定名为沂州中学堂。民国二年,改为省立第十中学校。民国三年,改为省立五中学校。十七年十二月,改为省立第五中学。二十三年二月,改为省立临沂中学。琅琊书院历尽沧桑,数百年的书院文化最终被日军的轰炸化为一堆废墟。
  当时的琅琊书院气势不凡,庭中书室30多间,庭前有碑亭,大门内立有乾隆御书龟驮碑,墙壁上嵌有《琅琊贴》及历代石碑30余块,文化气氛很浓。《临沂县志》有关《琅琊贴》的记载:“右军祠内,除储存了一部分古刻外,还有一些近代石刻,内有明万历二十六年,知州钱达道所刻的右军书,名为《琅琊贴》,那是从临邑邢子愿所刻的澄清堂本,重新摹仿刻制的。”《琅琊贴》最早存于右军祠内,几经战乱,右军祠荒废,清朝乾隆年间随着琅琊书院的建立,《琅琊贴》也随着移入其内。‘文革’期间,《琅琊贴》以及自汉至清的石刻造像一概砸毁,填充了房基。1981年10月,市图书馆拆除平房盖楼时,原填文物才得重见天日。《琅琊贴》原碑现存于临沂市博物馆,现存于王羲之故居内的是后来的复制品。
  琅琊书院原来有藏书楼,藏书数万册,在临沂各大书院中也名列前茅,后来部分藏书转入孔庙(原临沂三中旧址)。据《临沂县志》载,“图书现储经、史、子、集,都是旧琅琊书院遗留,约六千二百余册。其他各种科学书籍,都是逐年增添。”1930年前后,琅琊书院历经变迁,仍然保持着教书育人的性质,只是形式不同而已。后来日军占领临沂,书院全部毁于敌人的轰炸和焚掠中,成了一片废墟。书院的藏书也被破坏,数万册藏书仅存六千多册。
  现在的琅琊书院,是按照史料记载的历史情形重新修复的,从周边的景点依然可以看出其当年的历史风貌,晒书台、洗砚池、碑廊等景点依稀透出历史痕迹,走进琅琊书院,后人还是能够感受到当年学子们在此读书的景象。不管是早期的琅琊书院,还是现在的琅琊书院,一直继承着以“书”为核心的思想,继续发挥着它的教书、读书的作用。 相关文档:
浅谈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
论多媒体环境下的数学教学
浅析信息化时代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
浅谈色调和四步练习
浅谈初中英语五步教学法
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几种措施分析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谈县级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
浅析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课堂”模式的可
机关档案的规范管理及档案信息的有效利用问题
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与脱毒技术
浅谈壁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浅谈新语境背景下的电视新闻
举直错诸枉